中国奇石展_中国石展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扫一扫,访问微社区

查看: 16209|回复: 1
收起左侧

烫画奇石的特色~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6-4-21 23:18:5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1.jpg
    烫画石的母岩主要位于云南水富县境内的牛心山。据当地考察,其总储藏量约为1200万立方米。云南境内的资源利用多以开采切割打磨为主,体量较大。进入四川宜宾、沪州境内的烫画石,是从此处母岩剥离经横江进入长江的,以欣赏原石为主。
  烫画石的种类
2.jpg
  从色彩和表现特色上,烫画石大致可分为四类:
3.jpg
  棕黄色烫画石:烫画石中数量最多、最为常见的品种,为乳白或淡黄底色,深黄至棕褐色图纹。这类烫画石无论色彩与表现形式,都与烫画工艺最为近似。其中由多条光滑的弧线或曲线组成图案、画面类似花瓣、山峦等内容的,与芙蓉石构图特点极为类似,只是色彩单纯,被称为“白芙蓉”(图2)。
  红色烫画石:底色也以乳白色为主,其上红色纹样构成图案,红白相映,色彩鲜明,偶尔夹杂黄色过渡晕染。红色烫画石中的少数品种,以极细的、繁密的短线条构图,有铅笔画的韵味,极有艺术表现力。总体来讲,红烫画石数量不多,成画难度较高(图3)。
  黑色烫画石:黑色烫画石多为青灰底色,黑色线条勾勒或块面晕染,肃穆悠远,意蕴深沉,但数量更少(图4)。
  汉画石:这是烫画石中的一个特殊种类,略似汉代画像石,以灰白、灰黄底色为主,图纹为深棕或灰黑色,多带浅浮雕,有指甲纹。画面以块面为主,少见线条,风格简练朴拙,一般不重细节刻画,而强调整体气韵,颇有古风(图5)。
  烫画石的特色
  康定斯基在其专著《点、线、面——抽象艺术的基础》中,主张以点、线、面、色来体现艺术的内在需要,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情感,这也是现代平面视觉艺术的特点之一。而烫画石在点、线、面方面的表现堪称优异。
  线的丰富
  烫画石最具表现力的是线条。烫画石的线条表现形式丰富多样,风格各异,常形成不同的画面效果。
  饱满的弧线:烫画石上的弧线光滑、流畅,充满张力,笔力十足,似极具功力的艺术家的创作。这在白芙蓉类烫画石上体现得最为充分。无数弧线的叠加,则呈现一种繁复、雍容而又神秘的美感。这类烫画石与烫画工艺最具相似之处,往往弧线深刻有力,辅以同系色彩的晕染、渐变,形成丰富的画面层次,无论形成山川景物,还是花卉人物,抑或单纯欣赏线条变化之美,都可堪欣赏收藏(参看图1)。
  连绵的横向曲线:烫画石上的横向曲线最适宜表现自然山川,往往具有连绵悠远、层层叠叠的效果,简淡而不失筋力,有如金丝铁线,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(参见图4)。
  短促的直线:繁密、简短的直线条一般出现在红烫画石中,这类线条丛丛簇簇,多为同一方向,看似表现手法简单,但能在反复中形成韵律感,有如铅笔画,以种特殊的方式刻画渲染,具有独特的表现效果(图6)。
  点的韵律
  与线条丰富的表现力相比,烫画石的点容易被人忽略。事实上,烫画石上的点往往很有规律性,或纵横成行列,或发散向四周,并在有序中辅以大小、疏密的变化,形成韵律感。在烫画石上,点如单独成画,则似书法,似石刻,洋洋洒洒;如做线条、块面的辅助手段,则如佛像周围的点点光斑(参看85页“千手观音”),如绘画名品上的名家题款(图7),成为丰富画面内涵不可或缺的表现手段。
  面的意蕴
  烫画石上的块面有虚有实,各有不同意蕴。在白芙蓉等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画面中,块面往往是一种同色系而略为浅淡的色彩铺陈和过渡,如宣纸上晕染的淡墨,通过对线条的衬托表现主题,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。而在汉画石上,块面往往成为画面的主体。汉画石上的块面不仅“实”,而且富于质感,有种朴拙、大气、浑厚的韵味,古意盎然(参见图5)。
  色的单纯
  烫画石又被一些石友称为“淡画石”,大约就是由于其色彩的单纯、淡雅。烫画石用色极简,多为同色系的深浅搭配,浅色为底,深色勾勒,或淡黄配以棕褐,或青灰配以黑色,素洁雅致,绝少杂色。即使色彩鲜艳的红烫画,也是红白对比,清晰明快。
  色彩的单纯决定了风格的简约,也确定了烫画石简淡雅致的主题格调。
  艺术的魅力在于独特。色彩的单纯,点、线、面的形式美感,使烫画石成为一个具有特殊艺术风格的石种,充满感染力,令人过目难忘。
转载请注明来源。原文地址:  中国奇石展 www.zgqsz.com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6-9-3 12:19:05 | 显示全部楼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公司简介|业务介绍|汇款账号|联系我们|法律声明|免责声明|知识产权声明|
Powered by © 2011-2017 All Rights Reserved. 中国奇石展 www.zgqsz.com 版权所有
营业执照 豫ICP备17012972号-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B2-20140046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豫网文1576-012号

豫公网安备 41138102000121号

指导单位:中国观赏石协会 中国奇石文化艺术协会 中国奇石展组委会 中国奇石文化研究会 河南省收藏家协会
运营管理:河南京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:南阳恒盟律师事务所
客服QQ:254013166 1980017353 投稿邮箱: kefu@zgqsz.com 服务热线:杨会长 13938994987
中国奇石展.中国石展网.中国奇石网.奇石展销会.奇石论坛.奇石博览会.珠宝展销会.
提醒:禁止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、法规的言论与图片等内容;本站内容均来自个人观点与网络等信息,非本站认同之观点.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