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州市(Jingzhou [174]),古称江陵、郢都、南郡,湖北省辖地级市,[98]位于湖北省中南部、长江中游、江汉平原腹地。东依武汉市汉南区;南滨江与湖南省岳阳市为邻,与益阳市、常德市接壤;西连宜昌市的当阳市、枝江市、宜都市、五峰县,北接荆门市、潜江市、仙桃市,总面积1.41万平方千米。[1][26]2023年,全市常住人口513.55万人,[102]辖2区2县4市。[5]市内方言属西南官话常鹤片。[141]荆州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,四季分明、热量丰富、光照适宜、雨水充沛、雨热同季、无霜期长境内河湖众多,水网密布,地势西高东低,由低山丘陵向岗地、平原逐渐过渡。[26]距今约5万~1万年前原始人类已在荆州地区生活。[2]春秋战国时,楚文王元年(前689年),楚国迁都于郢(今荆州区纪南城)。[2]秦统一全国(前221年)后,属南郡,[128]元至正二十四年(1364年),改置荆州府,改属湖广行省。清康熙九年(1670年)置上荆南道,民国元年(1911年)属荆宜道,1949年7月成立荆州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。1994年9月,撤销荆州地区、沙市市和江陵县,设立荆沙市。1996年11月,荆沙市更名为荆州市。[2]
荆州位于长江经济带和二广轴线核心交叉点,[142]素有“鱼米之乡"“中国粮仓”的美誉,是国家重要农产品综合生产基地、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湖北省优势农业资源核心区。[1]2023年,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151.49亿元,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9.3:34.4:46.3。[60]荆州自古以来就是长江中游的文化中心,是楚文化发祥地、三国文化芸萃地、红色文化富集地、长江文化展示地。六(